会议回顾|“积墨出新:近代艺术文献的交融共进”高端论坛暨《近代艺术期刊集成》(第一辑)发布会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会议回顾|“积墨出新:近代艺术文献的交融共进”高端论坛暨《近代艺术期刊集成》(第一辑)发布会

* 来源 : * 作者 : lgdx2017 * 发表时间 : 2024-06-07 * 浏览 : 8

近代是中国艺术史上重要的转折期,长久以来学界研究多从艺术作品本身出发,理论性参考文献不够充分,而艺术期刊作为艺术创作和艺术思想传达的媒介,在整个中国近代艺术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期刊为近代艺术史、艺术理论、门类艺术研究提供了大量珍贵资料。

2024年6月1 日,由浙江理工大学主办,浙江省丝绸与时尚文化研究中心、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承办,浙江省艺术学理论学会协办的“积墨出新:近代艺术文献的交融共进”高端论坛暨《近代艺术期刊集成》(第一辑)新书发布会在杭州浙江大学校友总部经济园举行。此次论坛邀请了21位来自艺术学、文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艺术文献的历史性与当代性”“交叉学科视野下的艺术与人文”等主题,对《近代艺术期刊集成》丛书以及艺术文献发展道路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

《近代艺术期刊集成》汇聚了中国近代艺术领域的期刊文献,这套书不仅是对中国艺术史的一次深度挖掘,更是对近代艺术思想、流派及艺术家成就的集中展示。通过精心编纂和整理,力求还原历史原貌,收录的期刊涵盖了艺术理论、美术、音乐、戏剧、电影、摄影等多个艺术领域,是研究中国近代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近代艺术期刊集成》的发布,不仅为研究中国近代艺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也为广大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艺术历史、感受艺术魅力的窗口。

开幕式·特邀致辞

本次会议开幕式由浙江理工大学副教授、浙江省之江青年学者、《近代艺术期刊集成》主编李碧主持,浙江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丝绸与时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加林教授、原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馆长、近现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张坚教授作开幕致辞。

浙江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加林

李加林教授首先对浙江省丝绸与时尚文化研究中心的历史与背景进行了梳理,浙江省丝绸与时尚文化研究中心拥有一支相对稳定且锐意创新的研究团队,中心设有三大研究方向:丝绸文化研究、时尚艺术与文化、时尚传播和文化创意。近年来,设计学、美术学、服装设计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特别是艺术学理论等学科也从不同角度投入相关研究,形成系列化的成果产出。《近代艺术期刊集成》作为中心规划出版丛书,将对构建中国艺术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产生有效助力。

近现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张坚

张坚教授认为,学术研究事实上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材料,一个是方法,而将两者结合就会有好的研究成果。图书馆凝聚了学校的文脉和传统,应担负起一些知名学者、艺术家和专题文献库的收藏。让这些资料活起来,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力量,融入到青年学者的视野中去,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当我们在做这样的工作的时候,其实是在凝视过往,但是也包含了展望未来的一个愿景。研究团队在文献集成的正式出版过程中倾注了无数的心血与智慧,每一篇文献的筛选、整理与汇编都凝聚着他们的辛勤付出。这一精心辑成的文献集将成为广大研究者探索学术领域、挖掘知识宝藏的得力助手。

主题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所长李修建和《文艺研究》杂志社社长王伟作主题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所长李修建

李修建所长深入探讨了中国现代学术的起源,并特别强调了民国时期的学术作为发端期的重要性。尽管艺术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正式确立相对较晚,但民国时期的各个艺术门类著述已经十分丰富,早期的艺术学开拓者非常注重史料工作。然而,目前对近代艺术学史的研究仍显不足,特别是在艺术学理论方面,他期待更多深入的研究。《近代艺术期刊集成》为近现代艺术学学术史奠定了良好的文献基础,并建议出版单行整理本和电子化,以更好地利用这些文献资源,助力学术发展。

《文艺研究》杂志社社长王伟

王伟社长深入剖析了这套书的重要性和选编情况,指出以往的近代美术资料多倾向于按领域或时间来汇编,旨在方便查阅和使用。这样的处理方式虽然有其便利性,但忽略了每期刊物的篇目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期刊的整体呈现。而该书在弥补选择性摘录近代艺术期刊内容的不足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近代艺术领域的一手文献,为后续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近代艺术期刊集成》通过完整再现期刊文章关系,有助于理解近代艺术期刊的出版定位和办刊宗旨,把握当时艺术刊物的发展全貌。期刊作为重要研究资料的来源,在近现代艺术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该书的出版为我们提供了对近代艺术的整体认识,也为考察近代艺术学人创作、研究、批评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文本,对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书发布介绍

本场新书发布介绍由浙江理工大学金影村主持。

浙江大学文学院特聘副研究员黄鹏程

黄鹏程代周明初教授发言,在发布会上对李碧和彭志联合主编的《近代艺术期刊集成》(第一辑)大型丛书给予了高度评价。该图书是继2021年《近代艺术史论著集成》后的又一力作,涵盖了艺术理论及美术、音乐、戏剧、电影、摄影等多个艺术门类的研究成果。这些珍贵的艺术史文献极具价值,《近代艺术史论著集成》和《近代艺术期刊集成》两套图书的互补性为中国近代艺术史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并将积极推动该领域的研究。

浙江理工大学副教授李碧

李碧在分享丛书出版心得时,提到如何通过广泛涉猎文献来把握该领域的研究焦点。经过三年的努力,他们完成了《近代艺术期刊集成》的编纂,尽管初期预期与实际操作有所不同,且过程中遇到了版权和作者行迹难查等问题,但他们仍努力确保了文献的质量和稀缺性。这套文献涵盖了美术、音乐、舞蹈、摄影、电影等多个艺术门类,每个门类都有其独特的研究价值。例如,美术期刊展现了民国时期名家作品和西方艺术思想的引入,音乐期刊则以西方音乐为主,戏剧戏曲期刊反映了当时戏剧的发展态势,而摄影和电影期刊则展现了新技术对艺术的冲击。近代艺术期刊对艺术史补充、艺术理论体系支撑以及美育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彭志

彭志强调,随着各大高校积极设立艺术学院或艺术学系,并通过举办高水平论坛、期刊出版及文献整理,为艺术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他和李碧老师共同推出了《近代艺术史论著集成》和《近代艺术期刊集成》,旨在展现艺术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并推动该学科的持续发展。艺术文献的系统整理是学科发展的基石,只有对基础资料精准整理,才能形成有深度的学术思考。在编纂过程中,他们坚持历时、共时和创作与理论的三重维度考察,力求融汇古今、中外,并兼顾创作与理论。这些期刊记录了新兴艺术样式在中国的最初呈现,以及中西方艺术在古老艺术样式中的互动,展示了艺术学人的坚持和努力。

《近代艺术期刊集成》责任编辑徐良妍

徐良妍编辑表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文献分社专注于珍稀文献的挖掘与出版,这与李碧和彭志老师的理念高度契合。她强调近代艺术期刊在艺术史研究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且该出版项目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出版价值。《近代艺术期刊集成》以16开大小出版,旨在完整呈现文献原貌。封面设计选用所收录期刊中具有代表性的图片,用压凹的工艺,使整套书更具层次感。

高端论坛第一场

艺术文献的历史性与当代性

本场主题发言由浙江大学田语主持。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主编孙晓霞

孙晓霞主编主要讨论了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困境和发展问题。她指出,艺术学理论在2011年成为一级学科,但2022年其独立地位被削弱,这可能源于基础理论研究的不足。当前的艺术理论著作存在同质化现象,缺乏创新性和对中国本土特色的深入挖掘。在学术史研究方面,与美学史相比,艺术学的史学研究显得较为匮乏,且主要成果集中在21世纪。孙老师强调历史研究对于理解学科基本原理的重要性,并认为加强文献整理和研究是推动艺术学理论发展的重要途径。她对《近代艺术期刊集成》这类文献集表示赞赏,认为其为艺术学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徐大军

徐大军教授指出,在 2011 年前,艺术学是文学门类的一部分,而在近代,现代意义的文学自身也处于起步阶段。当时的学术体系混乱,新旧知识交替,为艺术学等新领域的出现提供了机会。这些变化也就反映在这批专题文献中,它们涉及文学、教育、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展现了学术体系和知识体系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以及中西文化的交流情况。徐老师强调了文献对于近代艺术学史论研究的重要性,以及文献整理对于学科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诸葛沂

诸葛沂教授指出,这套书作为对近代历史期刊的集成,体现了内容上的丰富度,包括广度、精度、高度、深度和温度五个维度。这套书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包括文献学价值、思想史价值、社会史价值、近代史比较价值以及图像价值。对于他个人而言,这套书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艺术评论和批评的内容,反映了对当下艺术观念、理论和美学等问题的探讨。

上海师范大学副研究员陆蓓容

陆蓓容致力于书画文献稿钞本的调查与研究。她指出,单独的文献是一位创作者的思想边界,而特定时空内的文献集成则是一个时代、一个群体或一个区域的认识边界。因此,《近代艺术期刊集成》也不仅仅是一套文献,更是那个时代思想风貌的生动展现。在从事这类工作时,文献查找是一大难题,即使确定资料存于某图书馆,也可能面临文献残缺、馆藏不全等问题。此外,她还提及了书籍性质界定及刊印排版时的技术考量,如何在保持文献原貌的基础上,满足出版要求并控制出版体量,这亦是一项需要深思熟虑的任务。

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曹蓉志

曹蓉分析了20世纪初历时性研究的新概念和新面貌的重要性。在近代转型期,尽管艺术可能使用了相同的术语,但在使用过程中以及术语在整体研究中扮演的角色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切入点。与过去相对更看重学术著作不同,这些期刊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史概念和知识,有助于深入探索艺术史的知识和理论。

高端论坛第二场

交叉学科视野下的艺术人文与艺术

本场主题发言由浙江大学宋子乔主持。

浙江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翟业军

翟业军教授强调在交叉学科视野下进行艺术与人文研究的重要性,跨学科研究能够突破学科限制,拓宽研究视野,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近代艺术期刊集成》的编著对于学科研究具有建设性意义,并以侯孝贤的电影创作经历为例,说明了跨学科研究对于艺术创作的积极影响。他希望学者们能够以开放的心态拥抱跨学科研究,共同推动学术领域的进步。

浙江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副所长陈力君

陈力君指出,艺术与文学虽被分为不同学科,但二者关系紧密,从未真正分离。不同学科间的交叉研究有助于打破界限,获得更宽广的视野,并反驳了当代研究的专业化、碎片化趋势。如鲁迅研究在后世渐趋狭窄化和政治化,为打破此局面,学术界回溯研究其日本时期的跨文化维度,以更全面理解其思想和文化背景,并探讨跨文化对文学、文化和社会的影响。这种跨文化视角和方法对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意义重大。

《浙江工艺美术》主编郭城

郭城主编的发言从出版传媒的角度讲述现代出版,探讨了如何在学术性与大众性之间保持平衡的关系。从办刊者的角度进行新维度的思索,在交叉学科视野下的艺术与人文自诞生萌芽时期就相互交叉,绝非简单的一门学科。每一个期刊的诞生一定处于某种特定的环境需求,考虑到期刊的生存发展关乎到各类综合因素,归根结底,学术期刊所提供的是价值的探索。

浙江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毋丹

毋丹的发言基于自身对戏曲的研究,肯定了交叉学科视野下的艺术与人文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提倡以开放性的角度去研究,因为艺术学科的深入研究需要立体、动态的展示。以戏曲音乐为例,戏曲史始终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涌现新现象,而新现象需要新学科去交叉,尤其是对于新时期新形态的发展,其研究方法同样需要更新,从而获得全新的视角。

闭幕式

论坛闭幕式由浙江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徐永明教授进行会议总结发言

浙江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徐永明

徐永明教授指出,文献作为知识传承的载体,承载着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它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基础,更是我们认识历史、理解社会、探索未来的重要工具。每一份文献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研究线索。在数字人文的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高度重视文献的数字化处理与利用。数字人文不仅意味着将传统文献转化为数字形式,更在于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深入挖掘和解析这些文献中蕴含的深层信息。这套丛书可进一步通过数字化技术,更加便捷地获取、存储、传播和利用这些文献资料,推动人文研究的深入发展。同时,我们还应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前沿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视角,为人文研究注入新的活力。